临颍县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末,中央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等重要文件,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图书馆事业发展总体趋势,结合我县图书馆现状,制定此规划,作为图书馆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南,成为图书馆人未来五年奋斗的目标。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图书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五年,我县图书馆从灾后重建,到新馆落成搬迁,再到基础设施建设逐年上台阶,免费开放工作顺利实施,读者服务日臻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一是完成新馆建设工作。县图书馆新馆位于颍北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8687平方米,建筑面积3568平方米,其中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已于2013年完成主体工程。二是完善图书馆基础配套设施。图书馆设立了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报告厅等多个对外服务窗口,对社会免费开放。其中电子阅览室为政府公众信息查询窗口,免费对外的绿色上网场所,有网络接点40个,上网电脑35台,无线网络全覆盖。三是不断增加馆藏书量。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藏书量平均每年新增1000-2000册,藏书达3万册,其中中文平装新旧图书3万册,线装古籍1000册,中文期刊200类、1800多册(合订本),中文报纸20类。四对图书馆内外进行了美化亮化,增加了文化氛围,打造了舒适的阅读环境。五是完成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在全国第五次图书馆评估定级中,临颍县图书馆被评为三级图书馆。
(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
一是实现图书馆无障碍、零门槛免费开放。本着公益性、平等性的原则,把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空间、最大限度培养公民阅读意识作为工作目标,图书馆年均举办各类公益性讲座、培训、展览8次;开展图书下乡等流动服务5次;开展电话预约借书、为残疾人或老年读者送书上门等服务;馆内免费提供老花镜、雨伞、纸杯和饮用水等服务。二是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举办专题书展,开展阅读讲座,举办共享工程设备使用培训,举办针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等,与杏子妈咪绘本馆联合举办“周末有约”读书会,建立亲子阅读基地,拓展服务空间和范围。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爱上图书馆,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公共社会教育职能。三是加大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保护力度。年均收集各类地方志、宗志、族谱和本土作家作品30余册,丰富了馆藏特色文献,为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研究资源。
(三)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图书馆有职工共13人,其中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6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馆内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职工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年均对职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20人次。
二、尚存问题
一是开放面积尚不达标。目前县图书馆实际使用面积1380平米,远不能满足《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和读者使用需求;二是财政保障力尚待加强,除国家的免费开放资金外,财政在图书馆的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和图书购置经费上明显投入不足;三是图书馆目前人员学历层次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配置不足,对在职人员的再教育投入较少,专业培训少。四、图书馆服务体系不完善。
三、“十三五”发展思路及重要目标
县级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图书馆将抓住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和机遇,按照《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河南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等,本着公益性均等性原则,推进图书馆事业顺利发展,使之成为市民喜爱的免费文化教育场所。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全局。坚诗“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求发展”的服务理念,着力加快图书馆新馆建设的步伐,着力提高图书馆工作的服务质量,着力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全县图书馆事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轨道,将临颍县图书馆建成有特色、现代化的新型图书馆,促进临颍和谐社会建设。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馆发展总体目标是: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以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中心,以新馆建设及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利用为重点,以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为方向,优化馆员队伍结构,努力向管理科学化、业务标准化、服务规范化推进,瞄准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前沿,缩小与全国先进图书馆的差距。力争到2020年,将我县图书馆建成设施完善、资源丰富、队伍精干、服务优质的一级图书馆。
(三)蓝图规划
1、馆舍机构建设
鉴于图书馆现处位置和面积明显不足的现状,“十三五”期间,力争将县图书馆搬迁到颍北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同时在老城区建立200平米分馆,设书库、阅览室、外借处、电子视听文献阅览室、 多媒体报告厅及办公区等,以满足老城区群众的需求;建立一个可同时满足三人以上使用的盲人阅览室,体现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强与临颍一高、二高、三高和南街高中、县职高等学校和农村图书室建立联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馆外服务点和流动服务点建设,配置流动图书车,加大图书流动服务,年均开展流动服务不少于8次。
2、文献资源建设
根据我馆实际情况,加大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馆藏古籍保护力度,建立相对独立和专业的古籍保护室,制定文献信息收藏规划,在文献采购工作中确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和时代意识。有系统地入藏地方文献、科普文献,有选择地入藏青少年课外阅读文献,把优化馆藏结构作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力加强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使之成为馆藏文献主体的重要部分。依据馆舍规模,购书经费有计划、按比例持续增长,年增长10%,到2020年达20万元。在现有3万册馆藏纸质文献的基础上,以每年约4000-5000册的增长速度发展,到2020年馆藏总量达到6万册以上,年订购报刊达200多种,电子文献达到2000余种,争取在十三五末达到服务人口人均拥有0.6册图书。同时,对纸质文献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提高服务效能和工作效率。
3、数字图书馆建设
未来五年,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力度,构建基于多网络、多终端、全媒体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逐年购进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十三五末达到人均享有0.02T电子图书藏量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扩充数字信息资源存储、运行和管理设备,升级管理软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提升网络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实行科学管理、拓展业务空间、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任务有四个方面需求;一是增加数字资源存储设备及系统引进,满足数字资源的不断增长和应用需求;二是完成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工作,优化信息管理环境;三是引进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进程;四是配置防盗门禁系统级监控系统一套,保障文献资料的安全;五是建设自助图书馆,加快数字图书馆社区应用。
4、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在各乡镇基层点已建立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十三五”期间,在加快全县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前提下,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文化站的沟通与协调,使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有站点、有设备、有资源、有管理人员。配置一个县级分中心镜象服务网站,以县支中心、乡基层站、村服务点为实施主体,采用县级中心成熟技术,加强站点管理人员的培训,借助农村远程教育服务网站,大力开展公益性服务,通过多种形式扩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共享工程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5、 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
农家书屋建设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全县367个行政村村村建有农家书屋,实现了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加强农家书屋服务与管理工作,保证图书文献、书柜、阅读桌椅等基本配置设施的安全和使用,努力满足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加强业务辅导与人员培训工作,整合、利用农村现有文化资源,把农家书屋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服务工作相结合、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
6、馆员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素质优良、能适应新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馆员队伍,是我县图书馆建设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首先要制定专业队伍建设的规划和聘用实施意见,逐步使馆员队伍的学历层次、专业层次、职称层次和数量与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相适应。其次,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组织全体馆员学习有关新知识、新业务,力争年均培训职工不少于25人次,人均不低于72学时。同时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现代化技术服务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图书馆专业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进,专业素质有很大提高,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文化部评估指标的要求。
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临颍县图书馆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图书馆馆员的积极努力下,总结自身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信息技术成果,开拓创新,踏实工作,推动图书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努力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临颍,为全县经济腾飞、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上一篇:
临颍县图书馆2017年1月-6月服务数据公示下一篇:
暂未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