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属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它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该书全面的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情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小学的时候。那是妈妈一次旅游回来时给我带回的一本青少年版的《红楼梦》。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四大名著,很早便相约度,《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我便迫不及待的想要读,我深深地被里面的内容感染了,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感觉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可悲的。林黛玉郁结成疾,最后惨死,贾宝玉疯疯傻傻,最终另娶佳人。我同情他们而反感贾母等人,是封建大家族的腐朽导致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再读时又觉得贾宝玉太懦弱,黛玉太多疑,宝钗太冷漠而喜欢上了个性坚强的探春。后来又偶然得到了一本厚版的《红楼梦》,花了很长时间阅读了多遍,我从心底里面喜欢这本书,也真正理解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读得越多便看得越透。如今,我更理解林黛玉一些她没有宝钗的安静、沉着,比不上宝钗的大方、客气、讨长辈喜欢。但她却能和湘云、香菱她们一起疯,互相斗嘴。她是外冷内热的人,她的俏皮话和伶牙俐齿往往能拉近她同众人的距离。黛玉有她自己的柔软和随和,她也比别人更眼明心亮。在探春理家时,她向宝玉表达过她的赞赏,说探春不贪恋权力,有了权力却仍“一步不肯多走”,相对于凤姐,她不趁机敛财是多么可贵。
林黛玉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不懂理财理家,只是寄人篱下的感觉和自怜自伤的心态让她变的清高孤傲,在世人眼中“目下无尘”而已。但对于一般的人际交往,黛玉也并非一味乖张使性,她会打赏来送东西的下人,体谅她们雨夜辛苦,她对宝玉有温柔体贴,对紫鹃平等而真诚,消除了对宝钗的戒心后也全心全意的真心这份友情,甚至把薛宝琴都当成亲妹妹似的疼爱。
《红楼梦》是一首诗,一首酝酿,积累了数千年而有一位集大成的文学大师最终写就的瑰丽而凄怨的诗篇,《红楼梦》是一曲悲歌,《红楼梦》是一部痛史黛玉的歌哭即曹雪芹的歌哭。
在《红楼梦》中,作者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才华与诗情画意,一杜鹃啼血般的笔调和珠圆玉润 的词句精心编纂了一个艺术世界
在这里积累着中国传统文化与意识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基因。流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和精神气韵。《红楼梦》作为我国古代小说的最高峰,无论是作者还是作品中的众多人物,他们的人生际遇、悲欢离合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因此,《红楼梦》值得我们去读,去细细品味这部著作。
南街中学
彭伊凡
上一篇:
暂未数据下一篇:
临颍县图书馆积极参加“学雷锋 讲奉献”文明单位志愿服务